
10月24日杠杆配资官网,杨振宁的遗体告别仪式还是来了。
地点在北京的八宝山殡仪馆,尽管天气很冷,却还要有数不清的人前来送别,只为能陪杨老走完这人世间的最后一段旅途。
而在追悼会的现场。
一直照顾杨老生活的翁帆也出现在悼念方阵首位,20多年来的相濡以沫,如今另一半突然离去,对她的打击也是相当的大。
回忆杨老的一生,他的荣誉标签实在是太多了。
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物理“大佬”、首位华人诺奖得主、仅仅16岁就考入西南联大的高材生、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教授等等。
然而,一位67岁的清华物理系毕业生,却在悼念现场道出了两个对中国而言,具有特殊意义的贡献。
那么这两个贡献到底是什么呢?
展开剩余87%杨振宁追悼会
杨老还是走了。
早在2019年,他就曾因摔倒住院,2023年后,其健康状况进一步下滑,而到今年9月份,则已经恶化到了病危的程度。
好在,杨老离开的时候并不痛苦。
据其“关门弟子”翟荟的回忆,他在10月18日赶到医院的时候,前者的脸上安详、平静,一如既往的“从容”。
遗憾的是,未来人们再也无法见到那个曾在1957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,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的身影。
悼念当天,前来送行的人很多。
其中有一位67岁的物理系毕业生称,自己之所以会来参加杨振宁追悼会,有特殊的两个原因。
一是因为杨振宁是一名科学巨人,当年自己就是被前者深深所触动,后来才选的物理这门学科。
而另一个原因,则是杨老是一名爱国者。
这时可能会有人纳闷,爱国虽伟大,但也并非“特殊”,怎么就让这些人至今仍恋恋不忘呢?
其实,要谈杨老的爱国,还得从结合当年的背景来聊。
因为只有这样,你才能明白这颗爱国心的背后,是多么的深沉。
杨振宁的一生
1938年,杨振宁以全国第二的成绩,成功考入西南联合大学,并结识了导师吴大猷和王竹溪,且很快就成为了整个学校成绩最好的人。
1945年,他赴美前往芝加哥大学深造,并于1957年与李政道一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,创下诺奖颁奖史上最快获奖记录。
在颁奖致辞中,杨振宁掷地有声,称为自己的中国血脉与背景而感到骄傲。
当时,全世界还没有人会拿正眼看我们。
在他们眼中,中国还一直是清政府时期的“腐朽”、“无能”形象,甚至一战、二战都是靠着“西方的援助”才得以打赢。
但杨老却从来不在乎这些,反而永远将自己是中国人这件事一直摆在明面上。
用他的话来讲,自己之所以前来领这个诺奖,就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打破在学术上不如别人的心理。
然而,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后,处境却并没有变好,反到变得更坏了起来。
美国人很精明,尽管他们打着“学术自由”的旗号来吸引全球的人才,却没有给他们充分的学术待遇。
尤其是二战后,随着美苏关系极速降温,朝鲜战争爆发,杨振宁的生活环境开始进一步恶化。
其中最经典的一幕是,杨老想在普林斯顿附近的一个住宅区订购了一所住宅,却遭对方退还保证金,只因为他是中国人,会让后者的其余住房资源很难卖。
而他的科研事业,也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。
设想一下。
如果你是杨老,因朝鲜战争爆发不能回国,美国当地又因你不是美籍而处处“卡脖子”,而当前你又处在学术、科研的巅峰期,会有多痛苦?
没办法,为了在科研这条路上走的更远,杨振宁最终还是在1964年,无奈做出了加入美籍的决定。
做这个决定的代价是十分大的。
当时很多人都表示无法理解,甚至其父亲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至死都没有宽恕。
然而,杨振宁却并没有动摇。
他深知,自己加入美籍是为了能在学术这条路上走的更远,也是为了以后能给中国带回更多的知识与成就。
1971年,随着美国解除了华人科学家归国的限制。
杨老再次踏上了已阔别26年之久的土地,当听到祖国已自主造出了原子弹之后,他更是流下了眼泪,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报效祖国的决心。
2004年,退休已久的杨振宁走到了清华教学楼的讲台前,开始给大一新生讲课。
在课堂上,他没有讲高深的物理理论,也没有介绍自己的辉煌经历,而是从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开始讲起,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物理世界。
2015年,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,并于2017年成为了中国科学院的物理院士。
2021年5月,他将自己珍藏的2000余件图书、文稿、资料捐赠给了清华大学,并在学校图书馆成立杨振宁资料室。
10月19日,为缅怀杨老,清华大学杨振宁书屋正式开放,供有需要的人查阅。
追悼会当天,有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自己明知道进不去,但也要带着女儿来看看,因为中国物理之所以能有今天这般进度,这些先辈功不可没。
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榜样存在,中国才有那么多人选择了物理、爱上物理、并创作出了更加前沿的物理成果。
正如杨振宁所言,自己人生最骄傲的就两件事,一是给中国人树立了学术自信、二就是自己身上的学术血脉......
信源:杨振宁 2025年10月24日关于“今日,送别杨振宁”的报道
信源:杨振宁 2025年10月24日关于“今日,送别杨振宁”的报道
信源截图
结语
10月26日,今天已经杨老去世的第八天。
人们再也看不到当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气宇轩昂的英姿,但他的精神却泼洒到了中国大地的每一寸泥土里。
但也请杨老放心。
如今的中国,早已经不是1840年那般落后的模样。
咱们现在有北斗、5G技术、一带一路、世界工厂、电磁弹射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。
相信未来的中国,定会更加的繁荣富强!
向杨老致敬!杠杆配资官网
发布于:安徽省盛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